:目前广东省暂住人口已经达到2130.3万(包括本省流动人口),约占全国暂住人口的1/3,位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但学界人士更倾向于援引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有1.2亿流动人口,其中跨地区流动的达4000万人,1160万是流入广东,数倍于北京、上海(分别是365万人和344万人)。那么,这个“1/3”在广东全省人口中又占据什么地位?同样根据“五普”
统计,2000年,广东全省户籍人口7473万,加上外来人口,全省人口为8633万;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752万,占全省人口的55%;其中属劳动力人口的(15岁—64岁)为6030万。有人分析,外来工占广东全省劳动力人数的1/3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从外省流入的流动人口有15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8642万人的17.4%。按10%抽样长表数据测算,在这1506万人中约有1370万人来广东就业打工。
5月18日,广州市统计局正式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广州全市常住人口1867.66万人,十年共增加597.58万人,增长47.05%,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州市常住人口中,外来户籍常住人口937.88万人,占比50%,这意味着每两个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过江龙”,其中又有近半数来自广东省外。非户籍常住人口和流动人从常住人口总数看,广州持续位居广东省首位。在全市1867.66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常住人口93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97%,年均增长7%,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达50%,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
广东省曾经是打工天堂,其实当前也属于打工天堂,只不过去往广东的人才性质发生了变化,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由数量向质量跨越,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人数越来越少。
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八四年至九六年这段时间,也是之前还归属于广东省海南打工的转移工地深圳松岗至东莞长安,正是此时春节将近,忙着返家过年。
改革开放使靠近港澳的广东抢得先机。当时全国农村正处于农村生产责任制阶段,多余的劳动力急需找到出路。珠三角地区迎来了港台密集劳动业厂的转移。政策的灵活性促进了开放。手里缺钱的青壮一代纷纷加入了南下广东农民工行例。各地精英也顺应时势集聚珠三角的深圳珠海等地。
大开放促进了大开发,当时还在海南等着工地开工见到深圳周边因劳动密集型厂房建设火热开建,便转到了东莞的长安一带。建设的厂房基本上是三层。大多是玩具,服装,鞋帽,体育用品之类的人工作坊。我当时从事的工种是木模装钉的模板工人。每年的正月初十左右,离开老伴和孩子,离开家乡到广东。年底返家团聚过年。年复一年的从事钉模板。工厂的不断增加,促使了人流的增加。到九六年返回时仍然是旺盛期内。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条件的改善,加上周边国家模仿引进。人工费不断上涨。科技的进步,产品的更新。那些投资者的利润下降,特别是全国各地都有就业机会。离乡背水到广东打工的人自然少了。那种百万农工下广东的春运潮已不再了。当年的广东农民工生活也成了美好的回忆!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