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秘书的邀请。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排序题。高校、科研院所不是想去就去,企业也分好多种,应聘的难度各不相同,在求职的时候,应该给自己定一个首选,再依次定几个备选。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第一,如果你博士研究方向偏基础,在其他方面又身无所长,那你的首选就是高校,最好的选择是留本校,如果留不了,比本校差一些但有科研条件的高校可以依次尝试一下,但尽量不要尝试预聘制(评上副教授才能入编)之类的岗位,外校来的博士,很难快速出成果的。其次是科研院所,对某个特定方向选择不会太多,全国一般也就几所。最后是二本三本高校,科研条件一般,以教学为主。企业就不要考虑了,除非是华大基因这类研究型企业。
第二,如果研究方向偏应用,博士期间参与过重大项目,那最好的选择依然是留本校,或者去之前合作过的外校导师团队,总之不能去无依无靠的地方。其次是去相关领域大央企的研究院,相当于去企业了,这类科研院所不太重视论文,更重视重大项目,或者解决现场问题,再次是中科院等通用科研院所。最后还不行,可以选择去一些大的工程公司做技术支持,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第三,如果科研能力一般或者兴趣不大,但其他方面比较擅长,比如博士期间当团队的大管家,跑项目跑汇报跑财务跑专家。这类人其实也是不可多得的,如果导师需要你,留校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是考公务员,去争取那种地方人才引进项目,去了直聘镇长、副县之类的,如果你比较接地气,政治关过硬,很可能成为当地的政治明星。另外也可以去企业,由技术转管理。
第四,如果什么都很一般,个人建议直接奔着二本以下的高校、民办、高职这些地方去,一定要带编制的,去了把教学搞好就行,小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另外补充一句,博士求职除了自己琢磨之外,最好的办法是咨询导师,有导师帮助,你的就业质量能至少提升一级。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议,感谢大家的阅读和关注,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
我博士毕业后既在高校工作过,也在企业工作过,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吧。实际上选择是去高校还是去企业,可能影响因素很多,但对于我们当代的年轻人来说,最大的因素可能就是钱,这个比较实际。
就金融学的博士来讲,如果留在北京的话,大部分211高校给的待遇可能是20万每年。去券商或者金融机构的话,第1年的工资估计在40万左右。如果就后续的发展来看,在券商或者金融机构大概3年左右工资就有可能达到七八十万,在高校的话,如果科研做得好,三年左右也可能评上副教授。至于评上副教授之后到底能赚多少钱,就要看个人拉项目的能力了。
除了钱之外,可能大家考虑的更多的因素就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有的人在高校做科研做的好,去企业之后业绩做的也很好,但有的人去了企业之后可能就会不适应,觉得还是回高校做科研,比较舒服。有的人则不适合做科研,在学校期间发几篇核心期刊的文章都费了很大的劲,这样的话去企业或者是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有一个因素就是以后的长远打算,包括子女的教育问题及事业单位系统的稳定问题。
总体上我建议,如果是男生,经济压力又比较大,那就先去业界做几年,起码把房子的首付问题解决了,然后再回到高校一直做研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者继续留在业界做长期稳定的发展。如果是女生,博士毕业之后往往都面临着结婚生子,而且企业里边的工作压力和出差加班频率也会比较大,所以还是直接进高校或者找一个比较轻松的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为好。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