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五块饭店请客最少也是八菜一汤。很丰盛的一顿。那时候婚宴十个人一桌鸡🐔鱼🐟肉蛋,二十四个菜加个甲鱼汤(整个甲鱼)才三十块钱。红白喜事出礼最高的出五块钱,最低的五毛一块的。大多是几个人合买洗脸盆,茶盘子,被面什么的(每个人平摊个二块钱,)送给新人当贺礼。
八十年代初工人工资三十多块钱一个月,因为是计划经济,买什么都要券,到饭店吃饭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粮食要粮票,糖,油自行车,缝纫机等等什么都要票和券,捧钱💰买不到东西。
八十年代初物价不高,大米一角四一斤,猪肉七角五一斤,小龙虾二毛钱一斤,鸡蛋🥚二分钱一个,全是供应制钱票合一才买得到。
八二年以后,市场上渐渐开始有计划外的物资了,叫议价商品,粮,油,糖等所有商品,凡是计划外的不要供应票的都由议价公司出售,价格高于计划内的商品。当时是实行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双轨制供应。五块钱可以派上大用场。
那时候每月工资三十多元。每月伙食费十元左右。包子五分一个。光头粉八分钱一碗。奶粉饼干每斤八毛。五块钱可以买五斤蛋糕。也可能是一个人半个月的伙食费。如果是請客人一攴大概可请五至六个人吃一攴。那时候每条马头肥皀三毛八分钱换算一下比现在的物价便宜十倍以上。
悉尼一日游的路线安排,我认为应该是这样 :
第一站 :悉尼歌剧院。因为悉尼歌剧院太有名了,是悉尼市的地标性建筑,应该列为首选。可以将车停在歌剧院的地下停车场,上来后沿左侧的酒吧长廊往前走,一路上可看到一个个的酒吧及饮酒者,澳洲的酒吧文化在这里体现的淋离至尽,那种热闹的场景,与国内完全不同。一路上还可近距离的看看海湾大桥,看看海湾中各式各样的船,特别是几层楼高的大船。一路上都是留影的好地方,以海湾和大桥为背景。
上来后就到了歌剧院,拾级而上,就到了歌剧院的大门前,高大的建筑让人振撼,那白色的瓷片,裸露的水泥看的清清楚楚。参观完外部,最好再参观一下内部,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一拨人去内部参观,一定要中国的讲解员,不然就听不懂讲的内容了。
第二站 : 坐渡轮参观海湾。从歌剧院出来,步行不多远就有渡轮码头,买票后按点上船,在渡轮上可以体会到在大海里航行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渡轮要在海湾大桥下经过,可近距离的看看大桥,也是拍照留影的好机会。
第三站 : 达令港。轮渡的终点就是达令港,达令港非常热闹,餐馆,酒吧很多,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聚会的地方。
第四站 : 中国城。从达令港步行就可到中国城,说是城,其实就是一条街,街的两头各有一座中国牌坊,街两边的店铺基本全是中国人开的,有餐馆,百货,服装,还有保健品,深海鱼油呀,卵磷脂呀,葡萄籽呀等,在这里都可买到。
第五站 : 邦迪海滩。在中国城吃过午饭后,可以开车去邦迪海滩,因为到了悉尼不去一个海滩也怪遗憾的。邦迪海滩的沙和浪是有名的,沙细而白,浪大而多,因为中国游客时间关系,没时间躺那晒太阳,可以看到很多年轻男女,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可以下水体验一下海浪拍打的感觉。
这几个景点玩下来就够一天了,其他的动物园呀,植物园呀,海德公园,大教堂,博物馆等就看不到了。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