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比较特殊,它不是参公单位,而是行政性的群团组织,类似于民主党派。
市直参公单位,分为一级参公和二级参公。
一级参公就是整个单位属于参公性质,党校、团委、工会、妇联、红十字会、文联、科协、作协、残联、社科联、贸促会、史志办、档案局等,都属于一级参公单位。其中,史志办、档案局属于政府口单位,其他属于群团组织。此外还有市地震局、气象局、银保监局等国家参公单位。
二级参公单位,一般是市直机关部门的下属单位,即所属机关是行政单位,自己是参公编制,像市人社局的劳动监察支队、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医保局的医保中心、市文广旅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市农业农村局的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等等,数量比较多。
考公选择参公单位,首选一级参公单位,慎选二级参公单位。
一级参公单位里,首选团委。虽然现在用人的取向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团委的干部不再像几年前一样备受关注和提拔,但是它始终是后备干部的预备役。团委里都是年轻人,比较有活力,工作也不轻松,各种受锻炼的机会较多,很适合发展。不过团委招人时,一般都有年龄限制,大部分地方都是要求28岁以下。
其次,选择党校。为什么?因为一年下来党校可以有寒暑假啊,这个真是爽歪歪。寒暑假时不用上班工作,还照常拿工资。机关里哪有还比党校更能放假的单位吗?
其他的单位,工会、妇联、文联、社科联、科协、作协、红十字会、史志办、档案局,都差不多,没有很明显的好坏之分,在地级市,它们级别一样,性质相同,有自己的专属领域。当然,工会跟其他机关部门联系更广,每个机关部门都有工会组织。
不知道您指的好是哪方面的?
看是追求工作清闲,平时不加班加点还是升职较快,权力较大。
首先参公是指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完全按照公务员考试进去的。
一般来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包括两大类:
一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社团机关,比如团委、科协、妇联、社科联、侨联、总工会等人民团体,因其使用的行政编制,但没有具体行政职能,因此称作参公群团机关工作人员。
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多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二级单位,比如档案局、渔政监察大队、城管执法局、劳动监察大队、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应急局安全生产执法支队、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金融办、旅游局、关工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社保局、供销社等等,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但是此部分工作人员一般没有行政编制而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工资福利待遇和公务员没有区别。
从这些单位来看,团委号称是领导干部的摇篮,不少政府主要领导出自团委,而且团委工作相对清闲,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比较锻炼个人能力,也是在为以后走上领导岗位奠定基础,这是个对个人发展和能力都有良好提升的单位。
党校就像个大学一样,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两个长长的假期,好多公职人员应该很羡慕。而且长期的学习和授课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们知识渊博、理论扎实,知性、大方。党校一般承接培训、轮训后备干部,同时也对外招生。再者党校一般环境优美,同事相对素养都比较高,上下班都有通勤车。对于仕途没有太大追求的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公会这个单位不是太了解,一块儿驻村的有个公会法务部的,挺年轻的正科级干部。从干部的发展来看应该是不错的。
工商联不清楚,接触过商务局的干部。
科协吧,总体感觉就是宣传科技政策、科学种田、优良用种的。有认识的感觉永远在路上,天天坐着科普大篷车下乡。
一些二级执法队伍都大同小异,出去检查、下整改指令书、下罚款单、复查等等。一般出去检查都要签字,签了字了就有责任了,万一哪儿出现问题,都会回查检查记录的,再说现在都是终身制了,这里面特别是应急的安全生产执法支队最麻烦的,经常会被检察院纪委请去喝茶。
其他的一些基本上都差不多,组织部机关好一点,下面的二级单位都一样。
供销社,这个单位要不是查了下,我还以为是以前的产物。
总体来说参公,团委和党校是两个方向的最佳选择。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