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3位正科级干部外,乡(镇)党委(其他)委员均为副科级,他们是:(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副乡(镇)长,政法委员,宣传/统战委员,党政办主任,人武部部长或教导员等。未入选党委会的副乡(镇)长、人大副主席等也是副科级。工作人员要晋升副科实职,首先,在乡(镇)党委、政府有空缺的副科级岗位的前提条件下,需要乡(镇)党委会议通过并向县(区)委推荐;第二步,县(区)委组织部、纪委联合工作组来乡镇考察(包括民主测评等),符合提拔条件后进入第三步,即县(区)委五人小组(由书记、县/区长、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先行酝酿,认可后召集县(区)委常委会议进行表决、批准。
乡镇工作人员何时才能提拔为副科,我想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面对:
第一,假如这个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而是工勤人员或临时聘用人员,那么百分之百不会有机会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这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在编的事业人员,受制于编制、身份和上升空间等方面限制,也很难有机会提拔副科,大概率干一辈子就是九级职员(科员)。对于这点,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没有那个条件,就要趁早认命,除非你重新考公务员或者家里有强大的资源。
第二,如果是公务员身份,也不意味着可以轻松提拔副科。乡镇作为基层政府,本身级别不高,充其量是正科,一个副科相当于乡镇党委政府的副职,比如副乡镇长、党委委员,在整个公务员体系中不算什么,可在乡镇绝对算一个人物,没有强大的助力(至少要有乡镇书记的支持),不是想提就能提的。从竞争来看,一个乡镇一般都有二十来号公务员,而领导岗位就那么十来个,多数还是从县里空降,提拔副科的概率其实相当小。当然现在可以职级并行了,晋升一个四级主任科员享受副科待遇基本上不算困难,可受名额职数限制,在此之前恐怕也得熬上一定年限。职级尚且如此,可以想见实职晋升难度。
第三,俗话说,一入候门深似海。转换过来,一入乡镇何尝不是?乡镇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干过的人都有体会,没有一定的忍耐力和大心脏,很难应付得过来。当然,也正因为这种历练,但凡从乡镇干出来的,能力和素质差不了。这也是个人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笔财富。因此,进入乡镇工作,从长远考虑,个人认为不应该这么短视,过早地关注提拔和晋升,而应把精力放在工作上,真正把能力提高了,把水平提升了,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就来了。风物长宜放眼量,身在乡镇,要俯下身子干实事,但思想一定要有格局,不能局限一域一地,否则以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