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抗疫新举措,是让中国各地看到了“防疫新模式”———因为在广州,虽然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强,感染者多超16万人,但是轻症者多,致死率很低,这就是“全面放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广州先行放开,广州人民出行自由,社会生活恢复正常,很好!为什么呢?全国同心同德抗疫三年,不就是盼望这一天吗?谁愿意天天封闭隔离静默堵路坐在家里看天吃饭呢?
当然,放开不是躺平!疫情还在继续!不同的是:国家保护你三年多了,以后防疫靠你自己!
虽然有人称:放开以后,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都会感染新冠病毒的,但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打过防疫针了,病毒传染力弱了,多数人应该是无症状和轻症。所以,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消除“新冠病毒恐惧症”。
封闭,放开,都会有人反对,这很正常。封闭是暂时的,不正常的!放开才是正常的,必须的!一个社会,多年处在“不正常状态中”是很危险的——
我们都懂得: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刻舟求剑,邯郸学步式的治理方式是会被人嘲笑的!要想治理好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不能懒政应付差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理策略,让民众能够安心工作,生活顺心如意!抗击新冠病毒瘟疫,是一场特殊的斗争!抗疫斗争也必须顺时而变,一定要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防疫政策———国家防疫条例九版、新二十条,最新的十条新规都是根据疫情发展的变化而出台的新法规,全国都必须贯彻执行!
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都要做好“防疫斗争第一责任人”工作,支持政府全面放开,为取得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而同心同德共同努力!
现在,多数人大都认为,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将会迎来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阳光明媚,一切都好,坦途畅行!
总感觉广州早于全国探索和试点了“放开”新政。
一,渐进式放开,是趋势,也是与病毒共存的必然选择和比较合适的防控策略。从采取封控和静默的常规操作,到个人居家隔离和个人做好安全防护,从社会层面齐抓共管,逐步过渡到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家庭是“隔离点”,是对病毒毒性和致病机理,以及重症和死亡率下降之后的防控政策优化调整,而不是“自主选择躺平”和放任不管。广州的做法为全国推广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做了有益探索和试点经验总结。
二,病例感染率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有症状的感觉者数量增加,或者近期急剧增多,应该是必须要面对和必然要经历的共存阶段。广州的近期现实状况也在证实这一状况。但是,数据的上升,不等于防疫工作的失败,只能说是病毒传染性仍然很强。只要达不到深度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安全,就应该说是可控的。广州正在经历这一关键时期,全国其他城市也会陆续面临这一紧张而又艰难的历史阶段。相信只要不出现大量医疗资源挤兑状况,这一艰难的阶段会会很快度过。但也不能对春节临近,人流量急剧增大,感染人群是否会瞬间扩大,从而导致一些不安定情况和人们情绪焦虑恐慌,值得警惕和提前干预。
三,当前的放开选择,不是对前三年防疫政策的颠覆和否定,相反是沿续和优化调整。更不能用现在的政策攻击和嘲讽原先的防控策略严格和成本。因为,我们的防控策略是与病毒毒性和变异同步调整和推广的。病毒在一直变异,形势也一直在可控前提下,不断适应工作需要和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我认为这是科学有效的,也是为人民健康和安全负责的做法。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