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租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是由个体车主经营,车辆主要以美国产福特和口岸进口车为主。1979年广州市成立了第一家出租车公司——广州市出租车公司,标志着广州市从个体车主经营模式转向规范化、集约化管理模式。此后,广州市分别成立了广州市交通公司出租车分公司、广州市公用出租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出租车公司。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市的出租车数量不断增长。1988年,广州市首辆出租车安装计价器上路,出租车计价器正式进入广州市民的出行生活。2006年,广州市开始推行长途出租车服务。2011年,广州市出租汽车计价器开始支持刷卡支付。
目前,广州市的出租车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辆,并不断加强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广州市还在积极推广网约车,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服务。
这是由于原来的烧油(气)车更换为电车后,基本上是按照1:2的比例,因此,出租车数大幅增加。这也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网约车和黑车(非广州牌,以及无证车量)无限量增加,大大压缩了出租车的生存空间。原本出租车拉客到郊区是有客的,现在郊区客少,上客率低,空驶严重,一有机会就在天河混了。
而天河附近相对比较繁华,客的数量质量都比其他地方好,上客率高,也造成天河车多。
这也体现了,广州的不平衡状态。像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还可以,往外面的白云区,黄埔区,增城区,从化区,南沙区,花都区,番禺区,很多时间在路上很难见到出租车,时间久了,那边的人都淡忘了还有出租车这类交通工具,也让黑车和网约车在此地可以大行其道。
广州的网约车和出租车真的太多了,路上几乎百分之几十是网约车和出租车,到了晚上基本上都是网约车和出租车,不知广州市政府是怎么规划的,搞得路上堵车越来越严重,真希望市政府对网约车和出租车有一个统一规划和管制。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