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东省暂住人口已经达到2130.3万(包括本省流动人口),约占全国暂住人口的1/3,位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但学界人士更倾向于援引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有1.2亿流动人口,其中跨地区流动的达4000万人,1160万是流入广东,数倍于北京、上海(分别是365万人和344万人)。那么,这个“1/3”在广东全省人口中又占据什么地位?同样根据“五普”
统计,2000年,广东全省户籍人口7473万,加上外来人口,全省人口为8633万;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752万,占全省人口的55%;其中属劳动力人口的(15岁—64岁)为6030万。有人分析,外来工占广东全省劳动力人数的1/3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从外省流入的流动人口有15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8642万人的17.4%。按10%抽样长表数据测算,在这1506万人中约有1370万人来广东就业打工。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外来人口越多,而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往往都面临人口流失的问题。广东是我国外来务工人员第一大省,流动人口超过3000万,外来人口则超过2000万。这是因为广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而且广东包容性强,很少出现排外的情况,因此人口吸引力特别的强。
最近刚面试一个从深圳回来的,他说虽然在深圳买了房,但才50平,太小,一家三口转不开。老婆天天抱怨,所以回来发展算了。
去广州打工的少了,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选择变多了,就会稀释原本很集中的地区群体。选择多样化,包含的内容并不简单,非常多。下面说几个最主要的因素。看完自然会明白为什么去广东的越来越少了。
01 全国各地都在发展,广东有优势,但优势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明显
现在已经不是改革开放那会了,随着全国各地经济大开发,很多地区都在拼命的用各种政策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
虽然北上广深这些地方依旧有着不错的吸引力,但不代表其他地方的“高端操作”不会吸引走一部分人。所谓人各有志,有人依旧喜欢去北上广深,有人会选择新一线城市。
实际上就整体能量而言,北上广深确实雄厚,毕竟它们的起步更早,但很多人还不足以和顶层人物去争抢资源,那就会聪明的选择自己能够玩得转的平台。这是一种智慧。
02 沿海的高端消费,让很多指望打拼出来的人,灰了心
毫无疑问,北上广深房子太贵,很多人打拼十年都不见得买得起好一点的房子。真正买得起房子的,都是顶层人物,但大多数人远达不到那种层次,都成了配角。
再加上孩子教育问题,这两座大山压在肩上,很多人就会被生活现实打回原形。知道争不过,知道不是努力就有付出,于是会另择良地而栖。
这刚好也是那些发展起来的城市所需要的,它们欢迎这群人的加入,让他们有了安家立业的一席之地。
03 择业的选择太多,已经不是人海扎堆战术的天下
当初选择北上广深,是因为机会多。可现在很多机会已经不被地域所限制。比如自媒体,在广州年赚100W,在四线城市也是年赚100W,那为什么还非要挤在广州呢?大可以选择在四线城市定居,只通过出差等形式到广州交流学习即可。
04 为避免过高的人工成本,企业也会选择将很多业务转到其他几线城市
北上广深的人工成本涨幅比其他地方快,企业迫于利润的压力,就要缩减人工成本,于是也会考虑把很多业务转到其他城市。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把最核心的高端部分在一线城市保留外,其他很多部分都会进行转移,这一进步改变了人员的流动分布情况。
以上四点,是目前主要的因素,总结即是:
1、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没必要非要往北上广深跑才有出路
2、让人望而生畏的房价及久不得志的职场,会让很多人选择转移战场
3、择业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很多职业不再收到地域限制
4、企业也会考虑成本,将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非一线城市,造成人员流动的改变
广东省曾经是打工天堂,其实当前也属于打工天堂,只不过去往广东的人才性质发生了变化,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由数量向质量跨越,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人数越来越少。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