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发标准为: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 丧葬费是统一的,只随时间和地区不同有所变化,不受逝者年龄或者其他因素影响。
举个例子,若某地区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那么该地区2019年的丧葬费就统一按24000元计发。丧葬费实行“少不退、多不补”原则,即家属实际安葬逝者所花费的金额多于领取安葬费,也是没有额外补贴的。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的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根据现行广州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死亡后30日内其单位或退管办应当为其申领养老保险死亡待遇。若无单位或未移交社区退管办管理的社会离退休人员由其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申办。目前广州退休人员死亡抚恤金为3个月的退休人员亡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对于广州人来说平时选择最多的出行方式就是地铁,即使很多人拥有自己的车但也都会选择地铁出行,因为这样不仅比较环保而且速度还比较快不用堵车。然而,我们都知道地铁的客流量是比较庞大的,特别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让你见识什么才叫人山人海!
在死亡3号线上,不管你怎么站,有没有东西让你扶着保持平衡,你都不用担心自己会摔倒,因为在3号线上你周围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人一点多余的缝隙都没有,所以每次坐地铁换成麻烦,去个天河换乘3、4次,感觉时间都浪费在换乘和挤车部分。
在这么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里难道没有其他的选择出行方式吗?
我很多朋友住在广州凤凰城,其位于广州市广园东路新塘路段,紧贴107国道,地处广州、东莞、深圳交汇处,接驳广汕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园东快线、广惠高速、地铁13号线新塘站以及东部交通枢纽TOD,9轨交汇;同时凤凰城目前拥有4大交通中心,每天有300班次的凤凰城楼巴在广州市各区运行,其中有直达香港、深圳机场,交通非常便捷。
最近网上都在疯传这篇漫画——“我曾经以为,广州和北上深一样”,广州三号地铁线日客运量250万人,趣味的说到迷失在广州三号地铁线上的上班族,每次上下地铁,都没办法按照自己人生规划前行。。。下面来见证一下这幅漫画。
头上顶着别人手机、头发被免费拉直、早餐由包变饼。。。
地铁的排队、拥挤无一不困惑上班一族,甚至是城市出行的痛苦。住在离市区中心有些距离的年起任,一大早在经过排队、拥挤、站立40分钟左右,比上了一天班下来还要累,更别说自己还要下班再受一遍折磨。
更有些住在城中村的上班族还要步行一大段距离才能到地铁口,到了地铁口还要面临高峰期排队过安检,较远的还要面临多次换乘,多次上下,错过站也是难免,去上班比上班累;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浪费了,精力也逐步耗损,好心情渐渐消失,各个角度看,相当亏。
那么,除了地铁,还有什么适合上班或者不自驾出行方式?直接坐社区楼巴是一个很好选择。
广州东有一个凤凰城的小区,朋友家住这里里,他们小区的楼巴站点基本会设置在小区门口附近,早上走出小区门就到站口,小区班次很多,也根本不用挤,有大把舒服的座位留给我,且宽敞舒适,年龄大小都适合,每次我去他家都感觉比较舒适。
而成本方面,楼巴的价格同样是几块钱,但非常可贵的是享有专座,我从天河石牌桥到凤凰城,听歌补觉;差不多的时间轻轻松松就往返。
通勤时长大约在三十多四十分钟,大概十来分钟一班,出车频繁,随停随走,一站到天河,堪比地铁的便捷;听说隔壁小区的业主也专门跑来乘坐,越来越受大众的喜好。像碧桂园凤凰城大型配套,真是太令人羡慕了。最近他们也在加推新品,叫凤凰城云顶来着,我想也可以和他一起做个邻居了。
最新留言